声明:文章是摘自,由于不能转发到这儿,为了方便自己查看,只好摘过来了,也相当于分享了。
初体验
作为前端的JSer,是一件非常幸福的事情,因为在字符串上从来没有出现过任何纠结的问题。我们来看看PHP对字符串长度的判断结果:
以上三行判断分别返回10、30、10。对于中国人而言,strlen这个方法对于Unicode的判断结果是非常让人疑惑。而看看JavaScript中对字符串长度的判断,就知道这个length属性对调用者而言是多么友好。
console.log("0123456789".length); // 10console.log("零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".length); /10console.log("\u00bd".length); // 1
尽管在计算机内部,一个中文字和一个英文字占用的字节位数是不同的,但对于用户而言,它们拥有相同的长度。我认为这是JavaScript中 String处理得精彩的一个点。正是由于这个原因,所有的数据从后端传输到前端被调用时,都是这般友好的字符串。所以对于前端工程师而言,他们是没有字 符串Buffer的概念的。如果你是一名前端工程师,那么从此在与Node.js打交道的过程中,一定要小心Buffer啦,因为它比传统的String 要调皮一点。
你该小心Buffer啦
像许多计算机的技术一样,都是从国外传播过来的。那些以英文作为母语的传道者们应该没有考虑过英文以外的使用者,所以你有可能看到如下这样一段代码在向你描述如何在data事件中连接字符串。
var fs = require('fs');var rs = fs.createReadStream('testdata.md');var data = '';rs.on("data", function (trunk){ data += trunk;});rs.on("end", function () { console.log(data);});
如果这个文件读取流读取的是一个纯英文的文件,这段代码是能够正常输出的。但是如果我们再改变一下条件,将每次读取的buffer大小变成一个奇数,以模拟一个字符被分配在两个trunk中的场景
var rs = fs.createReadStream('testdata.md', {bufferSize: 11});
我们将会得到以下这样的乱码输出:
事件循���和请求���象构成了Node.js���异步I/O模型的���个基本���素,这也是典���的消费���生产者场景。
造成这个问题的根源在于data += trunk语句里隐藏的错误,在默认的情况下,trunk是一个Buffer对象。这句话的实质是隐藏了toString的变换的:
data = data.toString() + trunk.toString();
由于汉字不是用一个字节来存储的,导致有被截破的汉字的存在,于是出现乱码。解决这个问题有一个简单的方案,是设置编码集:
var rs = fs.createReadStream('testdata.md', {encoding: 'utf-8', bufferSize: 11});
这将得到一个正常的字符串响应:
事件循环和请求对象构成了Node.js的异步I/O模型的两个基本元素,这也是典型的消费者生产者场景。
遗憾的是目前Node.js仅支持hex、utf8、ascii、binary、base64、ucs2几种编码的转换。对于那些因为历史遗留问题依旧还生存着的GBK,GB2312等编码,该方法是无能为力的。
有趣的string_decoder
在这个例子中,如果仔细观察,会发现一件有趣的事情发生在设置编码集之后。我们提到data += trunk等价于data = data.toString() + trunk.toString()。通过以下的代码可以测试到一个汉字占用三个字节,而我们按11个字节来截取trunk的话,依旧会存在一个汉字被分割在两个trunk中的情景。
console.log("事件循环和请求对象".length);console.log(new Buffer("事件循环和请求对象").length);
按照猜想的toString()方式,应该返回的是事件循xxx和请求xxx象才对,其中“环”字应该变成乱码才对,但是在设置了encoding(默认的utf8)之后,结果却正常显示了,这个结果十分有趣。
在好奇心的驱使下可以探查到data事件调用了string_decoder来进行编码补足的行为。通过string_decoder对象输出第一个截取Buffer(事件循xx)时,只返回事件循这个字符串,保留xx。第二次通过string_decoder对象输出时检测到上次保留的xx,将上次剩余内容和本次的Buffer进行重新拼接输出。于是达到正常输出的目的。
string_decoder,目前在文件流读取和网络流读取中都有应用到,一定程度上避免了粗鲁拼接trunk导致的乱码错误。但是,遗憾在于string_decoder目前只支持utf8编码。它的思路其实还可以扩展到其他编码上,只是最终是否会支持目前尚不可得知。
连接Buffer对象的正确方法
那么万能的适应各种编码而且正确的拼接Buffer对象的方法是什么呢?我们从Node.js在github上的源码中找出这样一段:
var buffers = [];var nread = 0;readStream.on('data', function (chunk) { buffers.push(chunk); nread += chunk.length;});readStream.on('end', function () { var buffer = null; switch(buffers.length) { case 0: buffer = new Buffer(0); break; case 1: buffer = buffers[0]; break; default: buffer = new Buffer(nread); for (var i = 0, pos = 0, l = buffers.length; i < l; i++) { var chunk = buffers[i]; chunk.copy(buffer, pos); pos += chunk.length; } break; }});
在end事件中通过细腻的连接方式,最后拿到理想的Buffer对象。这时候无论是在支持的编码之间转换,还是在不支持的编码之间转换(利用iconv模块转换),都不会导致乱码。
简化连接Buffer对象的过程
上述一大段代码仅只完成了一件事情,就是连接多个Buffer对象,而这种场景需求将会在多个地方发生,所以,采用一种更优雅的方式来完成该过程是必要的。笔者基于以上的代码封装出一个bufferhelper模块,用于更简洁地处理Buffer对象。可以通过NPM进行安装:
npm install bufferhelper
下面的例子演示了如何调用这个模块。与传统data += trunk之间只是bufferHelper.concat(chunk)的差别,既避免了错误的出现,又使得代码可以得到简化而有效地编写。
var http = require('http'); var BufferHelper = require('bufferhelper');http.createServer(function (request, response) { var bufferHelper = new BufferHelper(); request.on("data", function (chunk) { bufferHelper.concat(chunk); }); request.on('end', function () { var html = bufferHelper.toBuffer().toString(); response.writeHead(200); response.end(html); });}).listen(8001);
所以关于Buffer对象的操作的最佳实践是:
保持编码不变,以利于后续编码转换
使用封装方法达到简洁代码的目的
再声明一次:文章是摘自